一束光,能有多大的能量?它可以将坚硬的金属轻松切割,加工成形状各异的零部件。这束光正是激光。它被誉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是先进制造的关键智能技术,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前不久,由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才聚激光 智造未来”首届长三角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会上长三角激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赋能未来,与光同行。眼下,由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双方共建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先进激光技术研究所(原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激光所”),正在为各方“合伙人”搭建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突破“卡脖子”技术展现硬核实力
一台小小的移动增材设备,在修复作业中有多大用处?“3D打印”是增材制造技术的一种俗称。增材制造以数字模型为基础,通过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零件或实物,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制造方法。
2023年,激光所的移动式增材制造与修复再制造装备,跨越数千公里到达云南,为一座水电站的水轮机“执行”修复任务。在常年作业中,水轮机中沉积的泥沙对机器造成了磨损,水轮机体积很大,运输困难,把移动修复设备带到现场就能完成修复,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激光所在国产飞机的制造中也展现了硬核实力。激光所主导研究的项目成果“双光束双侧同步焊接技术”成功应用于某飞机机身壁板结构。
通常,制造飞行器的材料一般是铝合金、镁合金等轻质材料,但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气孔和裂纹,焊接后应力大、变形难以控制。激光所通过双光束双侧同步焊接技术,改善了长焊缝的焊接接头变形问题,并提高了强度、更具柔性化,为飞机打造了一副“好身板”。
据了解,近三年,激光所在大气污染激光雷达用新型光源、移动式增材制造与修复再制造工艺与装备、高效率激光冲击强化核心光源与装备等多个项目取得了重大成果,解决了多项“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产业相关核心技术与部件的自主可控。
实现“双向奔赴”:已培育孵化高科技企业60余家
除了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外,激光所还致力于为企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进行企业孵化。激光所所长周军介绍,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孵化高科技企业6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家,规上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2家)。多家企业获得社会资本融资超过8亿元,科技与资本的有效融合,助推一批企业取得快速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成功孵化的企业基本都落户于南京经开区,这也是激光所与南京经开区的一场“双向奔赴”。
周军回忆,2013年11月激光所正式成立,从一开始的洽谈到最后落地,南京经开区诚意满满,“当时我们也是在各地调研考察,在长三角有几个备选,经开区的领导多次带着政策上门,让我们很感动。”在激光所十余年的建设、发展与运营中,经开区管委会除了在研发场地、研发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外,还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场景对接方面给予帮助,全面赋能激光所发展。“正是这些条件的‘合力’,让研究所逐步壮大,并实现了自主运营发展。”周军说。
成立产业联盟:促进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实验室中,激光所智能光电探测与成像研发中心主任王建磊穿着实验服,正在进行激光测试。2019年他初到激光所时,还有些迷茫。“产业需求与创新资源两头‘对不上’,是科创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如今,已经在激光所工作5年的王建磊逐渐找到了答案,他说:“以需求为导向,再找科研方向,这对我影响非常大。现在我们的研发方向,与企业需求、当地政策相结合,三方形成合力,这样能够让科研成果更精准更快速实现转化。”
前不久,在激光所的大力推动下,首届长三角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论坛上成立了由长三角国创中心牵头发起的长三角激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将进一步吸引并集聚三省一市激光产业技术创新资源,打造各方共同参与、相互协同、高效协作、互利共赢的创新平台,通过组织激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推动重大成果转化、孵化与产业化。
“激光所在联盟中就像是一座桥梁,为各方‘合伙人’搭建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周军表示,希望通过这个联盟把激光和光电行业具有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内的龙头企业结合起来,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长三角国创中心也会以一定的资金来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目前已经有一些项目在和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洽谈对接中”,周军说。